波浪理论B浪总结

波浪理论B浪示意图

B浪定位与市场意义

B浪是调整浪中的假动作,结构变化最多、欺骗性最强。它既可能是顺势的最后一波反弹,也可能是为后续C浪积蓄能量的假突破。 实战上,除天图及以上级别外,B浪并非理想的获利浪段,更多承担撤退与观察的任务——它唯一的好处,是提供一次右侧出场的机会。理解B浪的特性,有助于把握出场窗口、回避假信号,提前为杀伤力极强的C浪做准备。

第一部分:B浪识别流程

规则速览

  • B浪可以是任意三段调整结构,中小级别偏向5-3-5锯齿,大级别偏向3-3-5平台。
  • 常见回撤位集中在A浪的0.6180.764,若仅到0.5多属于锯齿。
  • 急速A浪往往对应平台型B浪甚至三角形;若A浪复杂冗长,B浪多半简单急促。
  • 强B浪(扩散平台)是最狡猾的变种:创新高又破前低,时间常长于A浪。
  • B浪的核心价值在“防守”:宁可提前退出,也别在B浪里贪图最后一点顺势利润。
  • 天图、周线、月线级别的大B浪幅度和耗时都很惊人,且偏爱平台甚至扩散平台结构,要提前规划仓位。

核心思路

辨认B浪需结合形态复杂度、回撤比例与市场情绪,重点在“识别陷阱、守住利润”。

步骤一:确认A浪完成

  1. 结构回顾:只有在A浪结束后,才讨论B浪;提前判断容易误判趋势。
  2. 交替法则:记录A浪是简单还是复杂,以推测B浪的可能形式。

步骤二:识别B浪结构类型

  1. 锯齿形(Zigzag):结构为5-3-5,常出现在中小级别,速度快、幅度深,回撤多停在0.5~0.618
  2. 平台形(Flat):结构为3-3-53-3-3,多见于日线及以上级别,时间拖得长,喜欢补足0.618~0.764
  3. 三角形:概率最低,多与4浪相关,B浪中极少出现;若出现多为收敛平台末端。
  4. 强B浪(扩散平台):创新高又破前低的假突破,幅度不得超过A浪的2倍,是B浪中最“阴险”的形态。

概率倾向

  • 中等级别及以下:5-3-5锯齿 > 3-3-3平台 > 3-3-5平台 > 三角形。
  • 大周期:3-3-5平台 > 5-3-5锯齿 > 3-3-3平台 > 三角形。
  • 结论:B浪最偏好平台结构,最少出现三角形,尤其在大级别上表现突出。

交替法则应用

  • A浪急速 → B浪平台/三角:当前A浪若简单急促,大概率换来一个耗时的B浪平台,回撤常延伸至0.618
  • A浪复杂冗长 → B浪简单锯齿:若A浪拖时间、结构复杂,则B浪倾向简洁的锯齿形,回撤常刺向0.764
  • 前提:判定交替前,必须明确A浪是否“足够简单”或“足够复杂”,否则推演易失准。

步骤三:测算回撤与目标

  1. 常见目标位:B浪常回撤A浪的0.6180.764;若仅到0.5,多半是锯齿结构。经验法则:只要确认是B浪,默认目标先看0.618
  2. 时间特征:B浪耗时常与A浪相当或更长,尤其在平台结构中;锯齿B浪则短促急速。
  3. 情绪观察:市场普遍相信趋势重启,却忽略整体仍处于修正,是B浪的典型特征;这也是顺势交易者最佳的右侧出场窗口。

常见陷阱

  • 把B浪当趋势启动:B浪往往伴随强反弹,若贸然追随,很容易在C浪中遭遇深套。
  • 忽略交替:未记录A浪复杂度,就无法预测B浪的复杂或简单。
  • 过度操作:B浪复杂多变,频繁交易易造成亏损。
  • 忽视级别差异:中小级别偏锯齿,大级别偏平台;若搞反,目标与节奏都会失真。

第二部分:B浪内部结构

B浪通常分为a-b-c三段,每段都有其独特角色。

<B浪a> 初段反弹

  • 参与者:顺势交易者重返市场,叠加少量逆势资金。
  • 特征:易突破A浪4的高点/低点,但整体幅度有限,属于“火力试探”。
  • 策略:适合理用做右侧止盈,避免追涨杀跌;若确认A浪已走完,可借此检验市场承接力。

<B浪b> 中继整理

  • 结构:常呈3-3-3W-X-Y联合调整,复杂且拉锯。
  • 特性:K线常带长上下影,波动幅度有限但耗时长,是联合调整最爱出现的场所。
  • 提示:这是确认B浪非5波结构的关键区域,操作难度大,宜观望;牢记“B浪b一定不是五波”,最偏好平台形整理。

<B浪c> 最终假突破

  • 力度:通常比B浪a更强,制造“趋势重启”的错觉,速度也更快。
  • 目标:常触及或超越A浪的0.618回撤位,有时创下新高/新低;若A为A5,须防其直逼0.764
  • 策略:若A浪为5波结构,B浪c完成后应考虑减仓或反手,迎接C浪主跌(主升);尤其关注B浪c内部的第5浪,它常以三波形式收官,提示大C浪即将启动。
  • 机会:B浪c本质是调整浪中隐藏的推动段,若确认结构完整,可用小仓顺势参与,但务必在终点前出场。

第三部分:强B浪专题

强B浪(扩散平台)指价格在横盘期间同时创新高与新低,构成“假突破”。

识别要点

  1. 结构限定:必须为三波结构,且幅度不超过A浪的2倍;超过则排除强B浪可能。
  2. 时间特征:通常耗时长于A浪,是判断强B的重要依据;“时间被拉长”是其显著信号。
  3. 位置:常出现在3浪4或大4浪,也会出现在天图、周图级别的大B浪;2浪中极少见,因为当时趋势尚未充分强化。
  4. 真假突破:必定出现既创新高又破新低(或反向)的穿头破脚结构,给交易者制造趋势反转的错觉。

操作策略

  1. 规避假突破:若前一调整为平台、且出现穿头破脚,避免突破下单;只有锯齿后的突破成功率更高。
  2. 回调进场:排除锯齿形突破后,专注回调布局——强B之后的C浪幅度接近B浪本身,可在C浪第5子浪找入场点。
  3. 目标范围:平台C浪最常到达A浪的1.382,最长不超过A浪的1.618;若超过2倍,说明不是强B,需重新数浪。
  4. 确定性优势:一旦确认强B浪,后续C浪结构更易判断,反而比普通B浪更安全,因为假突破已经锁定了“平台”身份。

实战要点速记

  • B浪是“假象”浪,交易目的以防守为主,除大周期外不宜追逐。
  • 目标价位优先关注A浪0.618,结合结构判定强弱。
  • 记录A浪复杂度,运用交替法则推演B浪形态。
  • 强B浪出现意味着C浪仍会到位,但结构确定性更高,可提前布局。
  • 操作B浪要务:守住利润、留足后路、等待C浪真枪实弹。
  • 若遇大级别平台式B浪,务必安排长期防守计划,宁可错过也不要贪恋。

参考来源:

波浪理论B浪规则

波浪理论B浪详解

波浪理论强B浪专题

更新时间最后更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