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整浪形态
调整浪定位
调整浪逆势而行,是推动浪之间的“缓冲带”。掌握其形态特征,能够提前规划回撤深度、耗时与后续行情。常见的调整结构包括:锯齿型、平台型、三角形与双锯齿型(联合调整)。
第一部分:锯齿型(Zigzag)

| 要素 | 内容 |
|---|---|
| 内部结构 | 5-3-5 |
| 常见位置 | 2浪、X浪、B浪 |
| 回调深度 | 偏向0.618,强势时可延伸至0.764 |
| 核心特征 | 起头以五波启动,调整快速、幅度深 |
识别要点
- 浪A必须是推动浪或引导楔形。
- 浪B为调整浪,回撤≥浪A的
0.236,且幅度小于浪A。 - 浪C为推动浪或终结楔形,常达到浪A的
1.0~1.618。
实战提示
- 重点捕捉C浪作为获利段。
- 适用于小时级别及以上周期,越大级别价值越高。
- 常见于消息驱动或趋势初期的“恐慌/贪婪”调整。
第二部分:平台型(Flat)

| 要素 | 内容 |
|---|---|
| 内部结构 | 3-3-5 |
| 常见位置 | 4浪、3浪4、B浪、3浪2 |
| 回调深度 | 多在0.500~0.618 |
| 核心特征 | 横向震荡、耗时较长,三段幅度接近 |
识别要点
- 浪A多为锯齿形,亦可为其他调整浪。
- 浪B至少回撤浪A幅度的
0.618,但小于浪A的2倍。 - 浪C为推动浪或少见的终结楔形,幅度一般不超过浪A的3倍。
- 三段耗时接近,浪C常在浪A的
1.236~1.382区间结束。
分类提示
- 规则平台:B浪回到浪A起点附近,C浪等长。
- 不规则平台:强B、弱C更常见,需要警惕假突破。
- 多平台组合:多个平台交替时,调整时间会显著拉长。
第三部分:三角形(Triangle)

| 要素 | 内容 |
|---|---|
| 内部结构 | 3-3-3-3-3 |
| 常见位置 | 4浪、B浪 |
| 回调深度 | 多落在0.382或0.500 |
| 核心特征 | 五段收敛或扩散的横向整理,提示趋势末期 |
识别要点
- 由
A-B-C-D-E五段组成,每段皆为三波。 - 仅出现在趋势末端的调整浪,2浪不会出现三角形。
- 形态可为上升、下降、对称或扩散,其中上升/下降三角形交易价值最高。
实战提示
- 出现三角形意味着后续推动浪多为末段冲刺。
- 操作上可在形态内部轻仓波段,也可等待方向突破后顺势跟进。
- 若三角形演变为平台,应及时调整判断。
第四部分:双锯齿型(W-X-Y)

| 要素 | 内容 |
|---|---|
| 内部结构 | 3-3-3(由两个锯齿型 + 连接浪组合) |
| 常见位置 | 大级别的 2浪、4浪、B浪 |
| 回调深度 | 取决于两个锯齿的力度,整体略深于单锯齿 |
| 核心特征 | 结构拖长,方向性不强,属于联合调整 |
识别要点
- W、Y各自为
5-3-5锯齿;X为连接浪。 - 可呈横盘或陡峭形态,需结合整体趋势判断。
- 高级别双锯齿具操作价值,小级别更多是噪音。
实战提示
- 注意与多平台或复杂B浪的区别,重点在于内部结构是否仍保持锯齿特征。
- 若出现双锯齿,说明市场尚未准备恢复趋势,需耐心等待结构完成。
第五部分:调整浪选择指南
| 观察维度 | 关注点 |
|---|---|
| 位置 | 趋势初期偏锯齿;中期偏平台;末期偏三角或复杂联调 |
| 幅度 | 深浅决定形态倾向,结合A浪力度判断 |
| 时间 | 平台与双锯齿耗时更长;锯齿与三角较快完成 |
| 量能 | 调整期量能普遍萎缩,若放量需警惕形态被破坏 |
实战要点速记
- 先看位置再选形态:结合大一级浪型判断概率最高的结构。
- 锯齿重速度,平台重时间,三角重方向,双锯齿重耐心。
- 内部结构是验证关键:当下形态模糊时,拆解子浪能提供线索。
- 大周期优先:越大级别的调整浪,越值得参与;小级别多为噪音。
- 关注C浪机会:锯齿C浪、平台C浪、三角突破浪都可作为获利重点。
参考来源: